北京教師招聘面試試講
在教師招聘面試考試中,經常會以考察考生的實際能力、教學能力為主,其中以試講形式進行考察的省份有很多,考官可以直觀的觀察到考生的課堂設計能力、表現能力、表達能力,從而進行判斷考生是否具備當老師的資格。在此給備考的考生提供一篇試講稿,可提前對試講流程進行熟悉,以為考試做準備。
童年·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欣賞以童年為主題的藝術作品,體會藝術作品中不同藝術表現形式的魅力,感受不同藝術作品所表達出的歷史背景,能夠從環境,服飾,表情等方面對畫面進行簡單的評述。
2.會表達自己對童年生活的感受,會描述不同時期童年生活的情況,學會通過觀察童年題材的藝術作品,體會不同藝術表現形式的魅力。
3.激發學習熱情,了解在不同時代背景下的童年都有各自特點,培養珍惜現在美好童年生活的情感。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通過欣賞,感悟不同歷史時期童年生活的差異性。描述童年的生活內容及自己對童年的理解,感受作品的思想內涵。
難點:認識中國畫、油畫、木雕、攝影等不同藝術表現形式,體會不同表現形式帶給人的不同美感。
三、教學過程
環節一:播放音樂,導入新課
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段音樂。播放音樂《童年》。歌聲中唱了些什么?主要想表達什么主題呢?學生聽音樂并回答。
童年像一首歌,為我們譜寫了豐富的樂章。每個人的童年都不同,爺爺奶奶的童年、爸爸媽媽的童年、我們的童年都是不一樣的,或是在戰火紛飛的戰爭年代,或是在社會主義的建設年代,或是在幸福和諧的今天。你對童年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引導學生簡單描述自己的童年趣事。順勢導入課題《童年》。
環節二:賞析作品,新課講授
你看!藝術家用他們特有的形式把他們的童年記錄了下來。童年的生活讓我們永遠銘記,讓我們一同回到這段難忘的時光吧!
(一)出示《考試》(中國畫)
利用多媒體出示作品《考試》圖片,教師引導學生觀察畫面并提出問題:
1.畫面中主要畫了哪些人物?他們在干什么?
學生思考回答:在考場上,一個個可愛的小學生有的在思考,有的信心十足地答題,有的悄悄地擦去手心的汗,不同的神態和動作刻畫得十分生動。
2.畫面中的桌椅是什么顏色的?孩子的衣服是什么顏色的?
學生思考回答:黑色的桌椅增強了畫面的沉著感,也襯托出孩子們多彩的服裝。
3.老師在畫面中哪個位置?
教師小結:老師位于畫中的高處,打破了畫面單調的節奏。
(二)出示《歡天喜地》(年畫)
剛才我們欣賞了中國畫《考試》,畫家描繪了現代兒童學習的畫面,下面我們來看看古代兒童嬉戲的場面。小組討論:
1.你從作品中看到了什么?你能表演一下嗎?
各組代表在班上交流回答:畫中表現了六個生龍活虎的孩子在玩藤球的場景。
2.畫中除了人物,你還發現了什么?
學生思考回答,教師小結:畫面中還表現了槐樹、山茶花、靈芝等。這些造型有健康、長壽等寓意,表達了人們對生活的美好祝愿。
環節三:對比欣賞,展示評價
(一)對比欣賞
對比欣賞《戰斗中成長》和《翻身奴隸的兒女》這兩幅畫,在畫面布局上有什么區別?
學生回答:《翻身奴隸的兒女》是“S”形構圖,表現了縱深感,動感強;《戰斗中成長》是“△”構圖,更穩定。
(二)展示評價
1.學生思考討論:本節課你有哪些收獲?本課中的作品反映了不同時期,不同環境下的兒童生活,你從中受到哪些啟發?
2.聯系自己的童年生活,談談感受。
環節四:小結作業,拓展延伸
課后,你還可以問一問自己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我想,他們一定非常愿意和你一起去回顧自己童年時代的美好往事。期待大家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當中拿起自己手中的畫筆或者其他造型工具,把這些美好往事表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