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教師招聘考試試題
1.“一切以自我為中心”的思維特征出現在( )。
A.感知運動階段 B.前運算階段 C.具體運算階段 D.形式運算階段
【答案】B。解析:皮亞杰認知發展理論的四個階段,分為感知運動階段、前運算階段、具體運算階段、形式運算階段。其中“一切以自我為中心”是前運算階段的典型特征。
2.“客體永恒性”觀念出現在學前兒童思維發展的( )階段。
A.象征性階段 B.感知運動階段 C.具體運算階段 D.前運算階段
【答案】B。解析:客體永恒性指的是:事物不在眼前,但知道它不是真正的消失了。這個特征是處于感知運動階段小孩所的典型特點。
3.一旦錯失將難以達到應有的發展水平。心理學上把這一時期稱為( )。
A.最近發展期 B.生長高峰期 C.心理斷乳期 D.發展關鍵期
【答案】D。解析:A選項的最近發展區是維果斯基提出的,指個體在成人幫助下達到的發展水平與實際水平之間的差距,是兩種水平之間的差異。B選項的生長高峰期指個體發展的某一時期身高、體重等飛速發展的狀況。關鍵期是勞倫茲提出的,是個體心理發展中的一個短暫時期,在此期間,個體對某種刺激特別敏感,過了這一時期,同樣的刺激對之影響很小或沒有影響,題中所述為發展關鍵期。
4.教育要遵循個體身心發展的規律。《學記》中“當其可之謂時,時過然后學則勤苦而難成。”這句話反映了人身心發展過程中存在的( )現象。
A.關鍵期 B.依戀期 C.混沌期 D.最近發展期
【答案】A。解析:《學記》中“當其可之謂時,時過然后學則勤苦而難成。”的意思是:過了適宜的時機再學習則更勤奮也難以獲得成功。所以學習要抓住關鍵時期。本題選擇A。
5.認為兒童身心發展蘊藏著極大的可能性,這體現了兒童具有( )特點。
A.個體差異性 B.發展性 C.整體性 D.獨特性
【答案】B。解析:新課改強調兒童是處于發展過程當中的人,我們應該用發展的眼光來看待學生。本題強調兒童身心發展蘊藏著極大的可能性,說的就是兒童是處在發展過程當中的人,所以體現了兒童具有發展的特點。
6.個體自我意識的發展過程中最先成熟的是( )。
A.生理自我 B.社會自我 C.心理自我 D.自我檢驗
【答案】A。解析:自我意識的發展經歷了生理自我到社會自我再到心理自我的三個時期,而且順序不可以亂。所以,自我意識最先成熟的是生理自我。
7.教育研究主體通過對有意義的教育教學事件、教育教學實踐的描述與分析,發掘或揭示其背后的教育意義。這種教育研究方法是( )。
A.經驗研究法 B.調查研究法 C.行動研究法 D.敘事研究法
【答案】D。解析:教育敘事研究是指以敘事、講故事的方式開展的教育研究,教師通過對有意義的校園生活、教育教學實踐經驗的描述與分析,發掘或揭示內隱于這些生活、事件、經驗和行為背后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論和教育信念,從而發現教育本質、規律和價值意義。
8.課程可以采取多種類型進行,其中一種叫核心課程,它主張( )。
A.以學科為中心 B.以人類社會的基本活動為中心
C.以兒童為中心 D.以教師為中心
【答案】B。解析:核心課程:亦稱“問題課程”。是以問題為核心,將幾門學科結合起來,由一個教師或教師小組連續教學的課程。
9.針對青少年兒童的教育不能“拔苗助長”“陵節而施”,而應該適應兒童的“最近發展區”,這是因為其身心發展具有( )。
A.順序性 B.不均衡性 C.個體差異性 D.遺傳性
【答案】A。解析:人的身心發展的順序性是指人的身心發展是一個由低級到高級、由簡單到復雜、由量變到質變的連續不斷的發展過程。要求教育工作者應按照發展的序列進行施教,做到循序漸進。“拔苗助長”、“陵節而施”等等都是有違身心發展順序性規律的。
10.學生小亮因為在某次數學考試中沒有及格,而被數學老師罰站在教室最后一排聽課兩周,數學老師侵犯了小亮的( )。
A.隱私權 B.人格尊嚴權 C.受教育權 D.人身自由權
【答案】B。解析:人格尊嚴權是指、教師應當尊重學生尊嚴,不得對學生實施體罰、變相體罰或其他侮辱人格尊嚴的行為。老師的行為屬于罰站,是體罰的一種。所以侵犯了人格尊嚴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