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物學科專業知識
中學生物學科專業知識
1.分子與細胞
(1)細胞的分子組成:蛋白質、核酸的結構和功能;糖類、脂質的種類和作用;水和無機鹽的作用。
(2)細胞的結構:細胞學說;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的異同;細胞膜系統的結構和功能;主要細胞器的結構和功能;細胞核的結構和功能。
(3)細胞的代謝:物質進出細胞的方式;酶的本質、作用和特性,酶活性的調節;ATP在能量代謝中的作用;光合作用的原理和應用;細胞呼吸的原理及其應用。
(4)細胞信號轉導:離子通道介導的信號轉導;G蛋白偶聯受體介導的信號轉導;酶偶聯受體介導的信號轉導。
(5)細胞的增殖:細胞周期;細胞的無絲分裂;細胞的有絲分裂。
(6)細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細胞的分化;細胞的全能性;細胞的衰老和凋亡;癌細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2.遺傳與變異
(1)遺傳的細胞基礎:細胞的減數分裂;配子的形成過程;受精過程。
(2)遺傳的分子基礎:人類對遺傳物質的探索歷程;DNA分子的結構;DNA分子的復制;遺傳信息的轉錄和翻譯;基因表達的調控。
(3)遺傳的基本規律:孟德爾遺傳實驗的科學方法;基因的分離規律、自由組合規律和連鎖互換規律;基因與性狀的關系;伴性遺傳。
(4)生物的變異:基因重組及其意義;基因突變的特征和原因;染色體結構變異和數目變異;生物變異在育種上的應用。
(5)人類遺傳病:人類遺傳病的類型;人類遺傳病的監測和預防;人類基因組計劃及意義。
3.植物的結構與功能
(1)植物的結構:綠色開花植物的根、莖、葉、花、果實、種子的基本結構。
(2)植物的生長與發育:綠色開花植物的生活史。
(3)植物的生殖:有性生殖;無性生殖及其應用。
(4)植物的激素調節:植物生長素的發現;植物激素的作用及應用。
4.人體及動物體的結構與功能
(1)人體的結構與功能:人體的消化、循環、呼吸、泌尿等系統的結構和功能。
(2)動物的運動和行為:動物運動的結構基礎及意義;動物的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動物行為的生理和遺傳基礎。
(3)人及動物的生殖和發育:昆蟲、兩棲動物、鳥及人的生殖和發育。
(4)動物生命活動的調節:人體神經調節的結構基礎和調節過程;神經沖動的產生和傳導及神經沖動的化學傳遞;人腦的高級功能。動物激素的調節及應用。
(5)人體的內環境與穩態:穩態的生理意義;神經、體液調節在維持穩態中的作用;體溫調節、水鹽調節、血糖調節;人體免疫系統在維持穩態中的作用。
5.生物的多樣性與進化
(1)生物多樣性的內涵。
(2)生物分類的方法。
(3)生物的主要類群。
原核生物:細菌、藍細菌、放線菌等類群的主要特征及其與人類的關系。
原生生物:草履蟲等生物的主要特征及其與人類的關系。
真菌:酵母菌、霉菌、蘑菇等生物的主要特征及其與人類的關系。
植物:藻類植物、苔蘚植物、蕨類植物、種子植物等類群的主要特征及其與人類的關系。
動物:腔腸動物、扁形動物、線形動物、環節動物、軟體動物、節肢動物等類群的主要特征及其與人類的關系;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哺乳類等類群的主要特征及其與人類的關系。
(4)生命的起源與進化:生命起源的過程;人類的起源和進化;生物進化的主要歷程;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的主要內容;生物進化與生物多樣性的形成。
(5)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意義和措施。
6.生物與環境
(1)生態因子:生物與非生物環境之間的關系;生物與生物之間的關系。
(2)種群:種群的概念和特征;種群的數量動態。
(3)群落:群落的結構特征;物種在群落中的生態位;群落的演替。
(4)生態系統:生態系統的結構、功能和穩定性。
(5)生態環境的保護:人類活動對生物圈的影響;全球性生態環境問題。
7.健康常識
(1)青春期的發育與衛生保健。
(2)傳染病的病因、傳播途經和預防措施。
(3)計劃免疫。
(4)威脅人體健康的當代主要疾病(心血管疾病等)。
(5)酗酒、吸煙和吸毒的危害。
(6)常用的急救方法。
8.生物技術
(1)基因工程: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術;基因工程的應用;蛋白質工程。
(2)細胞工程:植物的組織培養;動物的細胞培養與體細胞克隆;細胞融合與單克隆抗體;胚胎工程中的體外受精、胚胎移植和胚胎分割等技術。
(3)發酵工程:發酵工程的原理及應用。
(4)生物技術的安全性與倫理問題:轉基因生物的安全性;生物武器對人類的威脅;生物技術中的倫理問題。
9.生物學實驗
(1)生物組織中還原糖、脂肪和蛋白質的檢測;葉綠體色素的提取和分離;PCR技術的基本操作和應用。
(2)觀察多種多樣的細胞;觀察葉綠體;觀察植物細胞的質壁分離和復原;觀察細胞的有絲分裂;觀察小魚尾鰭內血液流動現象。
(3)微生物的分離和培養;培養基對微生物的選擇作用。
(4)探究發生在口腔內的化學消化;探究影響酶活性的因素;探究環境因素對光合作用強度的影響;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探究植物生長調節劑對扦插枝條生根的作用。
(5)探究影響鼠婦分布的環境因素;探究培養液中酵母種群數量動態變化;研究土壤中動物類群豐富度;設計并制作生態瓶。
(6)調查常見的人類遺傳病。
(一)學科專業知識
1.分子與細胞
(1)細胞的分子組成:蛋白質、核酸的結構和功能;糖類、脂質的種類和作用;水和無機鹽的作用。
(2)細胞的結構:細胞學說;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的異同;細胞膜系統的結構和功能;主要細胞器的結構和功能;細胞核的結構和功能。
(3)細胞的代謝:物質進出細胞的方式;酶的本質、作用和特性,酶活性的調節;ATP在能量代謝中的作用;光合作用的原理和應用;細胞呼吸的原理及其應用。
(4)細胞信號轉導:離子通道介導的信號轉導;G蛋白偶聯受體介導的信號轉導;酶偶聯受體介導的信號轉導。
(5)細胞的增殖:細胞周期;細胞的無絲分裂;細胞的有絲分裂。
(6)細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細胞的分化;細胞的全能性;細胞的衰老和凋亡;癌細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2.遺傳與變異
(1)遺傳的細胞基礎:細胞的減數分裂;配子的形成過程;受精過程。
(2)遺傳的分子基礎:人類對遺傳物質的探索歷程;DNA分子的結構;DNA分子的復制;遺傳信息的轉錄和翻譯;基因表達的調控。
(3)遺傳的基本規律:孟德爾遺傳實驗的科學方法;基因的分離規律、自由組合規律和連鎖互換規律;基因與性狀的關系;伴性遺傳。
(4)生物的變異:基因重組及其意義;基因突變的特征和原因;染色體結構變異和數目變異;生物變異在育種上的應用。
(5)人類遺傳病:人類遺傳病的類型;人類遺傳病的監測和預防;人類基因組計劃及意義。
3.植物的結構與功能
(1)植物的結構:綠色開花植物的根、莖、葉、花、果實、種子的基本結構。
(2)植物的生長與發育:綠色開花植物的生活史。
(3)植物的生殖:有性生殖;無性生殖及其應用。
(4)植物的激素調節:植物生長素的發現;植物激素的作用及應用。
4.人體及動物體的結構與功能
(1)人體的結構與功能:人體的消化、循環、呼吸、泌尿等系統的結構和功能。
(2)動物的運動和行為:動物運動的結構基礎及意義;動物的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動物行為的生理和遺傳基礎。
(3)人及動物的生殖和發育:昆蟲、兩棲動物、鳥及人的生殖和發育。
(4)動物生命活動的調節:人體神經調節的結構基礎和調節過程;神經沖動的產生和傳導及神經沖動的化學傳遞;人腦的高級功能。動物激素的調節及應用。
(5)人體的內環境與穩態:穩態的生理意義;神經、體液調節在維持穩態中的作用;體溫調節、水鹽調節、血糖調節;人體免疫系統在維持穩態中的作用。
5.生物的多樣性與進化
(1)生物多樣性的內涵。
(2)生物分類的方法。
(3)生物的主要類群。
原核生物:細菌、藍細菌、放線菌等類群的主要特征及其與人類的關系。
原生生物:草履蟲等生物的主要特征及其與人類的關系。
真菌:酵母菌、霉菌、蘑菇等生物的主要特征及其與人類的關系。
植物:藻類植物、苔蘚植物、蕨類植物、種子植物等類群的主要特征及其與人類的關系。
動物:腔腸動物、扁形動物、線形動物、環節動物、軟體動物、節肢動物等類群的主要特征及其與人類的關系;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哺乳類等類群的主要特征及其與人類的關系。
(4)生命的起源與進化:生命起源的過程;人類的起源和進化;生物進化的主要歷程;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的主要內容;生物進化與生物多樣性的形成。
(5)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意義和措施。
6.生物與環境
(1)生態因子:生物與非生物環境之間的關系;生物與生物之間的關系。
(2)種群:種群的概念和特征;種群的數量動態。
(3)群落:群落的結構特征;物種在群落中的生態位;群落的演替。
(4)生態系統:生態系統的結構、功能和穩定性。
(5)生態環境的保護:人類活動對生物圈的影響;全球性生態環境問題。
7.健康常識
(1)青春期的發育與衛生保健。
(2)傳染病的病因、傳播途經和預防措施。
(3)計劃免疫。
(4)威脅人體健康的當代主要疾病(心血管疾病等)。
(5)酗酒、吸煙和吸毒的危害。
(6)常用的急救方法。
8.生物技術
(1)基因工程: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術;基因工程的應用;蛋白質工程。
(2)細胞工程:植物的組織培養;動物的細胞培養與體細胞克隆;細胞融合與單克隆抗體;胚胎工程中的體外受精、胚胎移植和胚胎分割等技術。
(3)發酵工程:發酵工程的原理及應用。
(4)生物技術的安全性與倫理問題:轉基因生物的安全性;生物武器對人類的威脅;生物技術中的倫理問題。
9.生物學實驗
(1)生物組織中還原糖、脂肪和蛋白質的檢測;葉綠體色素的提取和分離;PCR技術的基本操作和應用。
(2)觀察多種多樣的細胞;觀察葉綠體;觀察植物細胞的質壁分離和復原;觀察細胞的有絲分裂;觀察小魚尾鰭內血液流動現象。
(3)微生物的分離和培養;培養基對微生物的選擇作用。
(4)探究發生在口腔內的化學消化;探究影響酶活性的因素;探究環境因素對光合作用強度的影響;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探究植物生長調節劑對扦插枝條生根的作用。
(5)探究影響鼠婦分布的環境因素;探究培養液中酵母種群數量動態變化;研究土壤中動物類群豐富度;設計并制作生態瓶。
(6)調查常見的人類遺傳病。
以上中學生物學科專業知識由中公網校根據歷年教師招聘考試大綱內容整理,中學生物學科專業知識請參考當地發布的教師招聘考試公告、大綱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