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測邏輯判斷:手到擒來“雙觀點”
在國考、省考備考環節,可能性推理的做題中同學們可能會摸不清題干表述,也可能會糾結選項定性。其實,在可能性推理中存在一些論證模型,能幫助我們更好的去分析題干,做題速度和準確率。今天,給各位同學分享可能性推理中常見的一種特殊題干形式——雙觀點。
一、初識雙觀點
雙觀點的題干形式通常呈現為:針對一個現象的原因有兩個不同的觀點。我們可以將題干形式抽象化表達,具體如下。
原觀點:A是B的原因
反對者:C是B的原因
題干問法多為以下哪項如果為真,能削弱反對者的觀點。
二、解題方法
削弱反對者的方式可以表現為:A是導致C的原因。建立起A、C的因果關系,也就說明了B的原因在本質上還是A。
我們具體通過例題來練習一下。
【例1】有研究人員表明,人類脫發是營養不均衡導致的,當人體無法吸收到均衡的營養,毛囊就會萎縮,從而導致脫發。但是,有反對者認為,脫發是毛囊受損導致的,當毛囊受損后,處于“假性死亡”狀態,毛囊退化并萎縮,導致毛發停止生長,逐漸枯萎脫落。
以下哪項如果為真,最能削弱反對者的觀點?
A.長期營養不足的人往往頭發枯萎,易脫發
B.使用洗發水也會對毛囊造成一定程度的損害
C.毛囊受損是營養不均衡導致的
D.毛囊受損使其不能從頭皮中吸收營養,從而導致脫發
【中公答案】C。解析:題干給出兩個觀點,分別是“營養不均衡導致脫發”以及“毛囊受損導致脫發”。問哪個選項可以削弱反對者觀點,即削弱“毛囊受損導致脫發”。
A項,營養不足會導致脫發,但沒有說清楚毛囊受損會不會是導致脫發的原因,排除。
B項,洗發水在一定程度上會損害毛囊,但損害后會不會導致脫發也沒有提及,排除。
C項,毛囊受損是營養不均衡導致的,說明脫發的原因歸根結底還是因為營養不均衡,毛囊受損并不是脫發的根本原因,削弱了反對者的觀點。
D項,解釋了毛囊受損導致脫發的原因,說明毛囊受損確實會導致脫發,反而加強了反對者的觀點,排除。
【例2】為什么有人樂于參加社交活動,結交朋友,有人卻對此避之不及?有研究人員指出,與其他人相比,CD38基因表達量較高,CD157基因序列存在特定變異的人更樂于社交,所以兩種基因影響了人的社交能力,但是,反對者提出,人的社交能力是由位于人類4號染色體長臂1區的催產素決定的,不論是男性還是女性的大腦都能合成這種激素,它對人的社交能力有著重要影響。
以下哪項如果為真,最能削弱反對者的觀點?
A.CD38和CD157基因控制著催產素的分泌
B.催產素的分泌影響著人的共情能力、信任和慷慨程度等
C.上述兩種基因中哪一種對人的社交能力影響更大還不確定
D.社會環境基因表達是否能影響行為,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人們所處的環境。
【中公答案】A。解析:題干中反對者的觀點:人的社交能力是由位于人類4號染色體長臂1區的催產素決定的。
A項,指出CD38和CD157 基因控制著催產素的分泌,因此,人的社交能力還是由 CD38 和 CD157 這兩種基因控制的,削弱了反對者的觀點。
B項,指出催產素的分泌影響人的共情能力、信任和慷慨程度等,而這些表現又可能會影響人的社交能力,說明催產素可能確實對人的社交能力有影響,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反對者的觀點。
C項,指出CD38和CD157中哪種基因對人的社交能力影響更大還不確定,并未涉及催產素是否會影響人的社交能力,不能削弱反對者的觀點。
D項,指出基因表達能否影響行為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社會環境,并未涉及催產素是否會影響人的社交能力,不能削弱反對者的觀點。
通過上述兩道題目,希望同學們知悉雙觀點題目解題思路,抓清楚原觀點以及反對者的觀點,并且能夠在選項中揪出描述二者關系的正確選項。同學們可以在未來對雙觀點的題目進行練習,掌握方式方法。到那時,雙關點的題目就不在話下,立馬手到擒來。
(責任編輯: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