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礎知識題庫】公共基礎知識每日一練(2025.02.06)
1. 甲借給乙100萬元,約定利息為1萬元。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該借款合同是實踐合同
B.該借款合同是無償合同
C.該借款合同中雙方屬于雙務合同
D.該借款合同自甲乙口頭達成一致時生效
1.【答案】A。解析: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合同屬于實踐合同,自交付借款時生效。甲乙屬于自然人,因此A說法正確,D說法錯誤。甲乙之間約定有借款利息,因此該借款合同為有償合同,B說法錯誤。出借人提供借款給借款人時合同才生效,提供借款不屬于合同的義務。因而,有償借貸合同只有債務人有還本付息義務,而債權人無對價義務,因此自然人的借款合同為單務合同,C說法錯誤。故本題答案為A。
2. 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是我國新時代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方針。下列關于科學立法的說法錯誤的是:
A.科學立法是立法質量的基礎
B.推進科學立法的前提是加強法的實施
C.科學立法有利于促進良法善治的整體性目標
D.科學立法是破解立法領域突出問題的關鍵所在
2.【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科學立法的意義。科學立法是加強法的實施的前提。A、C、D三項說法正確。故本題答案為B。
3. 下列關于行政行為成立的條件,表述錯誤的是:
A.行政行為的主體必須是符合法定資格條件
B.行政行為必須是行政主體行使行政權的行為
C.行政行為必須合法
D.行政行為必須以某種形式表現出來
3.【答案】C。解析:行政行為的成立是指行政行為的作出或者形成。行政行為的成立要件包括:(1)行為的主體必須是擁有行政職權或有一定行政職責的國家行政機關,或者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或者行政機關委托的組織或個人,即主體要件。(2)行為主體有憑借國家行政權產生、變更或消滅某種行政法律關系的意圖,并有追求這一效果的意思表示,即主觀方面的要件。(3)行為主體在客觀上有行使行政職權或履行職責的行為,即由一定的外部行為方式所表現出來的客觀行為,即行為成立的客觀方面要件。(4)功能要件,即行為主體實施的行為能直接或間接導致行政法律關系的產生、變更和消滅。C是行政行為的生效要件,而非成立要件。故本題答案為C。
(責任編輯: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