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測邏輯填空指點:句子排序之那些年你錯過的“重復詞”
在行測備考路上,有一類題目在言語理解與表達中并不起眼,但一直都是很多同學的痛點,正確率飄忽不定,那就是句子排序。相信大家都有過類似的經歷,一道句子排序擺在眼前卻無從下手,導致幾分鐘過去了,還是沒選出答案。它雖然題量不多,但也是不可忽視的題型。當然排序不能“硬來”,不能盲目,要學會用技巧來找出答案。
今天,中公教育就跟大家一起聊一聊,抓“重復詞”這一技巧的妙用。
一、什么是重復詞?
“重復詞”指的是多個句子都提到了同一個對象,比如:
【例1】
①據調查,失讀癥在西方人中比較多見,而在中國人中極少發(fā)現
②讓患者先學習漢字,再將語言材料用英文和漢字分兩邊認讀,喪失的英文閱讀能
力竟然也得到了部分恢復
③失讀癥指人因大腦局部受到損傷而喪失文字閱讀能力
在這3個句子中,①和③都提到了“失讀證”,所以“失讀證”就是我們要找的重復詞。
二、重復詞怎么用?
觀察例1,我們通過分析找到了重復詞“失讀證”,證明這兩句話在討論同一個話題哦,那我們就可以按照邏輯去判斷①和③的順序。①在介紹失讀證東西方的差別,而③再介紹失讀證是什么,邏輯上應該先介紹一個對象是什么,再去談論區(qū)別,所以可以確定順序為③在前,①在后。
接下來再通過一道例題帶大家具體分析一下:
【例2】
①人們聽音時,首先是要用耳朵去聽而不是用儀器去測量,如何判斷,依靠的就
是人們的“音準感”
②這種音準有著精確的物理意義,音是由物體的震動產生的,每個樂音震動的頻率
就是它的物理屬性
③另一種音準指的是人們對于音高的一種聽力反應,嚴格來講應該叫作“音準感”
④而在音樂中使用的音并不是隨意產生的,是人們在長期實踐過程中挑選出來的
⑤我們通常所說的音準,一般有兩種含義
⑥一種是音樂中的音高要遵循一定的規(guī)律,那就是音高的準確性,即音準
將以上 6 個句子重新排列,語序正確的一項是:
A.⑤⑥④①③② B.①③②⑤⑥④
C.①⑤⑥③②④ D.⑤⑥②④③①
【答案】D。中公解析:觀察 6 個句子,③指出另一種音準叫“音準感”,①提到人們聽音時依靠的就是“音準感”,兩句話題一致,都提到了“音準感”,按照一般行文脈絡,應先介紹事物的含義,再介紹它的作用、人們對它的運用等,因此①應是對③的進一步闡述,兩句順序應為③①,排除 A、B、C。答案鎖定到D,再驗證一下D的邏輯,⑤引出音準有兩種含義這個話題,⑥②緊接著介紹了第一種音準,④③① 圍繞另外一種音準介紹,邏輯無誤,故本題選 D。
通過這道題目同學們可以發(fā)現,排序題要去確定6個句子的順序很難,但只要能夠通過某些方式變成去確定兩三個句子的順序,就會變得簡單,抓“重復詞”就是一個很好的方式,所以做排序題一定要把握方法。希望同學們在之后的學習過程中能夠善用方法技巧解題,活學活用。中公教育祝各位考生早日!
(責任編輯: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