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廣東中山大學醫學院高層次人才招聘公告
01學院簡介
中山大學醫學院是中山大學優勢醫科布局深圳校區的主體部分,也是中山大學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兩個“雙”一級學科的主要建設單位之一。學院致力于建設一所以臨床為導向,學院與醫院緊密對接,基礎與臨床深度融合的新型醫學院,力爭盡早建設成為卓越醫學人才的培養基地、高水平醫學研究創新中心、臨床醫療的學科支撐平臺。
學院秉持“求真濟世”的院訓理念,傳承中山大學醫科150余年的優良醫學教育傳統和特色,培養“醫病醫身醫心,救人救國救世”的大醫精神和人文情懷;同時,結合深圳改革開放與創新之都的文化特點,孕育崇尚學術、求真務實、追求卓越、開拓創新的科學精神和價值追求。
學院已于2016年開始招收第一屆臨床醫學本科生,目前在廣州校區過渡辦學,將于2021年搬遷至深圳校區,現有在校本科生1305人、研究生137人,形成了完整的本、碩、博人才培養體系;現有教職工67人(不包括臨床教師),專任教師37人,其中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名、中組部“萬人計劃”領軍人才1人,廣東省“珠江人才”計劃領軍人才2人、青年拔尖人才3人,廣東省“珠江學者”青年學者1人、廣東省醫學領軍人才3人。
學院將重點建設感染免疫中心、系統醫學中心、腦科學中心、分子腫瘤研究中心等4個科研中心,持續學院科學研究水平。同時構建光學成像平臺、認知行為學實驗平臺、組學與生物信息學平臺、實驗動物平臺、蛋白結構平臺、生物安全實驗室和樣品庫與保藏中心等七個公共技術支撐平臺。建設世界的醫學實驗教學中心,將其打造成為集教學、培訓、科研、開發及社會服務多位一體的醫學教育培訓基地,滿足多學科、多層次現代醫學實驗教學需求。
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落地實施,深圳將成為我國第4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毗鄰中山大學深圳校區的科學城—深圳光明科學城已經開始建設,將為我院學科建設與人才培養提供新的契機,引進人才將因此獲得更多發展機遇。學院誠邀海內外各類英才加盟!
02招聘學科方向
No.1主要學科
組織與解剖學、病理學、生理學與病理生理學、醫學遺傳學、醫學微生物學/病原生物學、免疫學、藥理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細胞生物學、生物信息學。
No.2主要研究領域
感染與免疫、神經科學、腫瘤生物學、干細胞與再生醫學、心血管與代謝性疾病、醫學大數據與系統醫學。
03招聘崗位
“百人計劃”引進人才
①領軍人才:從事具有重大創新性、發展前景以及關鍵共性技術研究工作,并取得具有重要創新和重大影響的標志性成果。年齡不超過50周歲。
②中青年杰出人才:具有特別的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潛能,研究方向具有重要創新前景,獲得海內外認可的專業成就,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在國際頂尖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或取得公認的科研成果。年齡不超過40周歲。
③青年學術骨干:具有活躍的創新思維、較強的創新能力和突出的發展潛力,取得高水平、創新性的專業成就。年齡不超過35周歲。
④助理教授:應具有海內外高校、科研院所或本領域優勢學科所在高校的本碩博學習經歷且取得博士學位,取得較好的研究成果并具備良好的發展潛力。博士畢業不超過3年,年齡不超過35周歲。
專職研究人員
①特聘研究員:具有顯著學術潛力,取得較為突出的研究成果,原則上已發表有不少于3項突出的學術成果,成果特別突出者,成果數量可適當減少;在海內外知名高校、研究機構具有博士后、或者助理教授工作經歷的人員;至少主持過1項省部級及以上科研項目(來自海外的申請人可不做要求)。年齡不超過38周歲。
②特聘副研究員:具有較大學術潛力,取得較好的科研成果,原則上已發表有不少于2項較為突出的學術成果,成果特別突出者,成果數量可減少到1項;海內外知名高校、研究機構博士畢業生或博士后。年齡不超過38周歲。
③博士后:年齡在35歲以下,獲得博士學位不超過3年,具備較高的學術水平和較強的科研能力的海內外博士。
04聯系方式
聯系人:胡老師
電郵:yxyhr@mail.sysu.edu.cn
電話:86-20-83226059
地址:廣東省廣州市大學城中山大學廣州校區東校園格致園醫學院辦公室
單位官網:
http://szmed.sysu.edu.cn/zh-hans
原標題:中山大學醫學院高層次人才招聘啟事
文章來源:http://uems.sysu.edu.cn/hrrecruit/project/zsdx/defalt/recruitNoticeView.jsp?FM_SYS_ID=hrs&entityId=0EEC5F5AFC2E4C15B9FF6232521A035E
(責任編輯: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