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廣東中山大學資訊管理學院高層次人才招聘公告
學院簡介
1980 年10月中山大學圖書館館長連珍先生始創了中山大學圖書館學大專班,開啟華南地區圖書館學教育之始。同年秋,中國近現代檔案學奠基人之一、圖書館學家、目錄學家、歷史地理學家周連寬教授開始招收圖書館學專業目錄學研究方向的碩士研究生,開創了本學科碩士研究生教育的先河,并使中山大學成為我國4個最早開展圖書館學專業碩士研究生教育的單位之一。歷經圖書館學專修科、圖書館學系、圖書情報學系、信息管理系、資訊管理系、資訊管理學院等時期的發展,如今的中山大學資訊管理學院已經成為我國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領域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也是粵港澳大灣區擁有完整的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一級學科體系、具有博士學位授權、設立博士后流動工作站的教學單位。
資訊管理學院位于中山大學廣州校區東校園,建設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傳統優勢學科。本學科是廣東省重點一級學科,在軟科發布的2019“中國學科排名”中名列第四。
學院現有專任教師34人,專職科研人員及博士后7人,在校博士研究生56人、碩士研究生293人、本科生536人。圖書館學專業入選本科專業建設點,成為全國首批入選的兩個建設點之一;檔案學專業入選廣東省省級專業建設點。三個本科專業(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圖書館學、檔案學)和三個碩士專業(情報學、圖書館學、檔案學)均通過CILIP國際認證。
學院是iSchools、IFLA、ICA等重要國際學術機構成員,具有較強的國際學術影響力。
繼往開來,在新的起點上,中山大學資訊管理學院將以建設中國特色、世界的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學科為目標,攜手廣大英才,共同努力奮斗!
招聘學科方向
重點學科方向:國家文化戰略與圖書館發展、文獻文化遺產整理與保護、數字信息資源與智能技術管理及應用、情報研究與科學計量、電子文件與電子檔案管理、檔案學基礎理論與歷史。
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更多相關領域,包括但不限于: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構建;文化研究;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古籍保護科學;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數字人文;數字圖書館;全民閱讀;兒童閱讀;信息素養;數據素養;科學素養;閱讀素養;信息資源管理;網絡信息資源管理;物聯網、大數據、虛擬現實、增強現實、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的應用與治理;智慧城市;智慧健康;智慧公共文化;智能情報系統;情報分析研究;競爭情報研究;科學計量與科技評價;科技文獻知識庫及文本語義分析;信息法律與信息政策;知識管理;知識組織與信息行為;電子文件和電子檔案管理;歷史檔案整理與開發;檔案學基礎理論。
招聘崗位
1. “百人計劃”引進人才
領軍人才:從事具有重大創新性、發展前景以及關鍵共性技術研究工作,并取得具有重要創新和重大影響的標志性成果。年齡不超過50周歲。
中青年杰出人才:具有特別的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潛能,研究方向具有重要創新前景,獲得海內外認可的專業成就,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在國際頂尖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或取得公認的科研成果。人文社科類,年齡不超過43周歲。
青年學術骨干:具有活躍的創新思維、較強的創新能力和突出的發展潛力,取得高水平、創新性的專業成就。人文社科類,年齡不超過38周歲。
2. 專職研究人員
特聘研究員:具有顯著學術潛力,取得較為突出的研究成果,原則上已發表有不少于3項突出的學術成果,成果特別突出者,成果數量可適當減少;在海內外知名高校、研究機構具有博士后、或者助理教授工作經歷的人員;至少主持過1項省部級及以上科研項目(來自海外的申請人可不做要求)。年齡不超過38周歲。
特聘副研究員:具有較大學術潛力,取得較好的科研成果,原則上已發表有不少于2項較為突出的學術成果,成果特別突出者,成果數量可減少到1項;海內外知名高校、研究機構博士畢業生或博士后。年齡不超過38周歲。
博士后:年齡在35歲以下,獲得博士學位不超過3年,具備較高的學術水平和較強的科研能力的海內外博士。
聯系方式
聯系人:張老師
電郵:zhanghya@mail.sysu.edu.cn
電話:86-20-39333266
地址:廣東省廣州市廣州大學城外環東路132號
單位官網:
http://ischool.sysu.edu.cn/
原標題:中山大學資訊管理學院高層次人才招聘啟事
文章來源:http://uems.sysu.edu.cn/hrrecruit/project/zsdx/defalt/recruitNoticeView.jsp?FM_SYS_ID=hrs&entityId=D4E83F8DDF264E1C9C9DD3F6C0DC4C87
(責任編輯: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