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山東博興縣教育體育系統急需人才引進、培養暫行辦法
為加快實施人才興教強體戰略,促進我縣教育體育事業健康發展,根據《關于優化事業單位人事管理的通知》(魯人社發〔2019〕37號)《關于開展“萬名大學生進濱州、百名碩博士進事業單位”工作的實施意見》(濱人組發〔2019〕6號)《關于深化“千乘計劃”支持人才創新創業的若干意見》(博辦發〔2019〕7號)文件精神,結合我縣教育體育系統人才隊伍建設需求,自2020年起,利用3年時間,面向全國引進教育體育領域急需高端人才100名,培養省、市、縣級名校長、、名班主任200人,為全縣教育體育事業發展提供堅實的人才,制定本辦法。
一、人才引進
(一)全日制高校畢業生
1.引進對象
(1)“雙”建設高校(包括42所大學建設高校和95所學科建設高校)全日制本科學士及以上畢業生。
(2)非“雙”建設高校全日制本科學士及以上畢業生,且獲得省級畢業生或師范類高校學生從業技能大賽省級二等獎以上。
(3)省屬重點師范院校本科學士及以上畢業生。
(4)獲得全國大學生學科競賽A類賽事(音體美專業技能大賽)二等獎及以上的本科學士以上畢業生。
2.支持政策
(1)生活待遇。對全日制博士研究生、碩士研究生、本科畢業生分別給予每月8000元、3000元、1000元的生活津貼,連續發放3年;在博興落戶購房(已繳納契稅)的分別給予20萬元、10萬元、5萬元購房補助,分3年發放到位。
(2)職稱評聘。在職稱評聘中,引進的全日制博士研究生、碩士研究生、本科畢業生符合相應條件的,可不占本單位崗位結構比例,單獨設置專業技術崗位,在核準的專業技術崗位總量內,允許事業單位空缺的同系列高等級崗位借用到低等級崗位使用。
(二)高層次教育體育人才
1.引進對象
A類:省級名校長、、特級教師,全國錦標賽及以上比賽的前三名。
B類:省級及以上、教學能手,全國錦標賽及以上比賽的前六名。
C類:設區的市級、、教學能手,獲得省比賽前三名的運動員。
引進人才須具有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學歷且地域均為濱州市之外。教練員、指導教師的引進參照以上標準執行。
2.支持政策
(1)生活待遇。引進的A類、B類、C類人才分別給予100萬元、60萬元、30萬元生活補助,分3年發放到位;在博興落戶購房(已繳納契稅)的,分別給予50萬元、20萬元、15萬元購房補助,分3年發放到位。
(2)柔性引進人才待遇。鼓勵通過強基計劃招生培訓、高考備考教研、課程開發、智慧教育建設、專家工作室、重點課題研究等多種項目形式,柔性引進高層次專家和團隊,每年評選10個人才項目,按照項目實際支出的80%給予補助,每個項目不超過10萬元。
二、人才培養
(一)加大“三名”培養力度。創建一體化學習培養團隊,立足學校實際,做好成長規劃,通過專家入校指導、外出跟崗學習、集中專題培訓、網絡研修等方式,加大名校長、、名班主任培養力度。
(二)鼓勵參加各類人才評選。縣內教師獲得省特級教師稱號及入選齊魯名校長、齊魯建設工程的,每年提供5萬元的科研經費;獲得省級教學能手稱號的,每年提供2萬元的科研經費;連續提供3年。
三、工作
(一)加強組織領導。人才引進工作在縣委、縣政府統一領導下開展,由縣委組織部、縣委編辦、縣財政局、縣人社局、縣教體局等牽頭實施,縣教體局負責具體推進落實。所需費用從縣人才發展專項資金中列支。
(二)簡化招聘程序。簡化事業單位招聘程序,根據崗位需求對符合條件的急需高端人才,可采取專業測試、答辯、試講、面試交流等方式。
(三)加強宣傳推介。堅持內宣與外宣相結合,開展進高校、進院所宣講活動,建立多層次、多渠道、常態化宣傳機制,全面宣傳人才政策和招引措施,知曉度,營造良好氛圍。
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中共博興縣委組織部 中共博興縣委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
博興縣財政局 博興縣人力資源和社會局
博興縣教育和體育局
2020年3月25日
(責任編輯: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