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山西澤州縣招聘政府購買基層公共服務崗位人員公告【招150人】
為認真貫徹落實晉城市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創業就業工作的實施意見》(晉市政發〔2014〕18號)文件精神,有效緩解我縣高校畢業生就業壓力,進一步推動全縣就業工作全面發展,我縣將公開招聘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公共崗位服務,現將有關事宜公告如下:
一、招聘崗位及數量
基層公共服務崗位主要用于在鄉(鎮)、社區、行政村,從事涉及勞動,醫療衛生服務,農、林、畜牧技術咨詢推廣,法律咨詢宣傳,教育教學輔助,文化宣傳以及各級政府機關行政協助,公、檢、法執法協助,行政執法協管,交通執法協管,非營利性社團組織服務等。
本次共招聘150名基層崗位。
二、招聘對象及條件
招聘對象為在各級人才中心存檔,且畢業未超過兩年(2015年至2016年)未就業的專科以上全日制公辦、民辦普通高校和獨立學院(含高職、高專)的畢業生。
報考條件為:
1、本人具有澤州縣戶籍;或其配偶具有澤州縣戶籍或在澤州縣行政企事業單位工作(企業指國有、集體企業);或其父母有一方具有澤州縣戶籍或在澤州縣行政企事業單位工作(企業指國有、集體企業);
2、遵紀守法,誠實守信,吃苦耐勞,愛崗敬業;
3、對工作認真負責,有較強的事業心和責任感;
4、具備正常履行職責的身體條件。
三、招聘程序
本次招聘按照網上報名、筆試、資格審核、體檢、崗前培訓、簽訂勞動合同等程序進行。
四、報名辦法
1、報名:本次招聘采取網絡報名的方式進行。報名網址:中國澤州政府網站(www.zezhou.cn)或澤州縣人力資源和社會局網站。報名時間:2016年9月6日9:00至9月9日17:00。具體步驟如下:
第一,填寫報考信息。符合條件的全日制普通高校畢業生登錄中國澤州政府網站(www.zezhou.cn)或澤州縣人力資源和社會局網站進入網上報名系統,填報《澤州縣高校畢業生基層公共服務崗位就業申報表》,并按要求上傳近期免冠1寸數碼照片(jpg格式,小于30KB)。
第二,本次公開招聘不收取任何考試報名費用。
第三,下載打印準考證。于2016年9月21日至9月23日登錄中國澤州政府網站(www.zezhou.cn)或澤州縣人力資源和社會局網站下載打印準考證。
2、注意事項
(1)、報名必須使用二代身份證,且與考試時使用的身份證一致。
(2)、符合條件的畢業生提交的報考信息必須真實、準確、全面,對提供虛假報名信息及偽造證件、材料騙取報考資格的,一經查實,即取消招聘資格,并自行承擔相應的責任。
(3)、網上報名初審合格后,打印《澤州縣高校畢業生基層公共服務崗位就業申報表》,一式兩份,視為報名。資格復審時須提供本人網上打印的申報表,申報表不得改動。
五、筆試
1、筆試內容 筆試科目為《公共基礎知識》,主要包括政治理論、時事政治、法律常識、公文寫作等方面的內容。
2、筆試時間和地點
筆試時間和地點詳見準考證。
報考人員須按照準考證上確定的時間、地點參加筆試。參加筆試時,必須同時攜帶準考證和身份證,缺少證件的報考人員不得參加考試。
六、資格復審
資格復審時間和地點將在中國澤州政府網站(www.zezhou.cn)或澤州縣人力資源和社會局網站另行公告。本次招聘按筆試成績從高到低擇優錄取,資格復審不合格者不予錄用,空余崗位按成績從高到低依次遞補。
資格復審時,需提供以下資料(原件及復印件):
(1)畢業證; (2)身份證; (3)報到證;
(4)戶口本或相關證明;(5)《就業失業登記證》;
(6)《澤州縣高校畢業生基層公共服務崗位就業申報表》一式兩份;
七、體檢 對擬錄用人員統一組織體檢,體檢合格后方可上崗。
八、錄用 錄用人員應服從分配,對不服從分配者,取消其錄用資格。用人單位須和進入公共服務崗位的高校畢業生簽訂協議;高校畢業生進入公共服務崗位三年內,允許報考公務員和事業單位人員,可以到企業應聘,允許自謀職業,自主創業。公共服務崗位不能做正式人員頂崗使用,只能作為輔助人員,不承擔用人單位的法律責任。一經錄用,本人人事檔案須轉交澤州縣人才交流服務中心代理。
九、待遇
所錄用人員享受政府給予的基層公共服務崗位工資和社會保險補貼,工作期限不超過三年。其中:崗位工資標準按我縣最低工資標準執行;社會保險補貼標準為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的單位應繳部分,其繳費基數按照相關規定執行,個人應繳費部分由個人負擔。
十、退出機制
高校畢業生公共服務崗位期限三年,三年后不得再進入。對已退出公益性崗位或現仍在公益性崗位上崗的高校畢業生,不允許參加此次公共服務崗位招聘。
本次考試不指定任何復習資料和培訓機構,本次招聘工作的解釋權歸澤州縣人力資源和社會局。
咨詢電話:3041303 3033161
聯 系 人: 李新根 常艷青
原標題:澤州縣2016年公開招聘政府購買基層公共服務崗位人員公告
點擊下載>>>
澤州縣人力資源和社會局
2016年8月29日
(責任編輯: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