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山東菏澤市牡丹區事業單位招聘初級崗位人員公告【招24人】
筆試采用百分制計算應聘人員的成績。為新進人員基本素質,筆試設定最低合格分數線,由區事業單位公開招聘主管機關根據崗位招聘人數和筆試情況確定。
筆試采取統一考試、統一標準、統一閱卷的方式進行。
筆試時間:2017年3月19日
綜合類:上午 9:00—11:30
教育類:下午 14:00—16:30
筆試地點:見準考證。
筆試成績在牡丹區政府網站上公布()。
2、面試
筆試結束后,由區事業單位招聘主管機關根據招聘崗位和招聘計劃,從達到筆試合格分數線的應聘人員中,由到低分按比例分別劃線,確定取得面試資格審查人員。筆試合格人數出現空缺的崗位,取消招聘;達不到規定招聘比例的,按實有合格人數參加面試。
經面試資格審查取得面試資格人員名單,在牡丹區政府網站公布,考生應及時登陸網站查詢公布結果。
面試由區組織、人社部門與招聘單位按有關規定組織實施。面試可采取專業測試、情景模擬、試講、答辯及實際操作等多種形式進行,具體方式和內容由區組織、人社部門會同招聘單位根據招聘崗位需要確定。為新進人員基本素質,面試設定合格分數線為60 分,達到合格分數線的人員按規定比例進入考察范圍,達不到規定比例的按實有人數進入考察范圍。
(1)取得面試資格人員須提交準考證、身份證等證件,同時按有關規定繳納面試費。
(2)取得面試資格人員如不能按時到達面試地點視為自動放棄其面試資格。
(3)按照物價部門核定的標準,面試考務費每人70元。
面試時間、地點另行通知。
(三)考試成績計算
考試結束后,由區事業單位招聘主管機關按筆試與面試成績各占50%的比例百分制合成考試總成績。筆試成績、面試成績、考試總成績均計算到小數點后兩位數,尾數四舍五入。根據考試總成績由到低分確定進入考察范圍人選。技校類高技能人才崗位直接按照面試成績由到低分確定進入考察范圍人選。如同一個招聘崗位出現總成績并列的,按筆試成績、學歷層次高者、應屆畢業生、招聘崗位有特殊要求優先的辦法確定人選。
六、考察與體檢
1、考察
按照考試總成績,根據招聘崗位、招聘計劃由到低分按1:1.5的比例(四舍五入)確定進入考察范圍人選。考察工作由區事業單位招聘主管機關組織進行。主要考察其思想政治表現、道德品質、業務能力、工作實績等情況,同時復核其應聘資格條件、提供的相關信息材料是否真實準確和應回避情況等,并寫出考察報告,簽署意見,由區事業單位招聘主管機關審查備案。
2、體檢
對考察合格人員,根據招聘崗位、招聘計劃、考試總成績,由到低分等額確定進入體檢范圍人選。體檢在縣級以上綜合性醫院進行,體檢標準和項目參照《公務員錄用體檢通用標準(試行)》(國人部發〔2005〕1號)和《關于修訂〈公務員錄用體檢通用標準(試行)〉的通知》(人社部發〔2010〕19號)執行,國家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應聘人員未按規定時間、地點參加體檢的,視為自動放棄。對按規定需要復檢的,不在原體檢醫院進行,復檢只能進行一次,結果以復檢結論為準。體檢費用由應聘人員承擔。
體檢時間、地點另行通知。
對自動放棄或考察、體檢不合格造成的空缺,可從進入同一崗位考察合格范圍的人員中由到低分依次等額遞補。
七、公示
對考試、考察、體檢合格的擬聘用人員,由區事業單位公開招聘主管機關統一公示,公示期為7個工作日。
八、聘用
公示期滿,對沒有問題或者反映問題不影響聘用的,由聘用單位或其主管部門提出聘用意見,并填寫《事業單位聘用人員情況匯總表》和《事業單位聘用人員登記表》,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權限報區事業單位公開招聘主管機關辦理備案手續。對反映問題影響聘用并查實的,不予聘用。符合聘用條件的,由區事業單位公開招聘主管機關發放《事業單位招聘人員通知書》,憑《事業單位招聘人員通知書》辦理相關手續。聘用單位和受聘人員按規定簽訂聘用合同,聘期三年,確立人事關系,納制管理。受聘人員按規定實行試用期制度,試用期為一年,試用期滿合格的正式聘用,不合格的解除聘用合同。
九、其他
事業單位公開招聘考試不指定考試教材和輔導用書,不舉辦也不授權或委托任何機構舉辦考試輔導培訓班。
本《簡章》由牡丹區事業單位公開招聘主管機關負責解釋。
特別提示:
1、牡丹區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工作人員簡章在菏澤人事考試網(www.hzrsks.gov.cn)和牡丹區政府網()發布,其他公告在牡丹區政府網站發布,請報考人員務必登陸準確的網站查詢有關信息,以免影響報考。
2、區屬教育系統事業單位的公開招聘由市教育主管部門統一組織實施,招聘簡章另行公告。
政 策 咨 詢 電 話: 0530-3966052
網上報名技術咨詢電話: 0530-3966087
原標題:2017年菏澤市牡丹區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初級崗位工作人員簡章
點擊下載>>>
1.2017年牡丹區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工作人員崗位統計表.xls
中共牡丹區委組織部
牡丹區人力資源和社會局
2017年1月26日
(責任編輯: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