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廣東順德區環境運輸和城市管理局招聘勞務派遣人員20人通告
因工作需要,順德區環境運輸和城市管理局擬面向社會公開招聘20名勞務派遣工作人員,現將有關事項通告如下:
一、招聘職位及條件
(一)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法律;
(二)具備良好的品行和職業道德;
(三)適應崗位要求的身體條件;
(四)具備崗位所需的專業或者技能條件(見附件);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報名:
(1)受行政開除處分未滿五年或其它行政處分正在處內的;
(2)曾因超生被有關單位依照有關規定作出處理決定,從該處理決定作出之日起未滿五年的;
(3)近兩年內,在機關、事業單位招錄(聘)考試、體檢或考察中存在違紀行為的;
(4)因涉嫌違法違紀正在接受審計、紀律審查,或者涉嫌犯罪,司法程序尚未終結的;
(5)法律、法規和相關規章規定不宜聘用的其它情形。
二、報名及考試錄用流程
(一)報名方式
報考人員可點擊“順德區環境運輸和城市管理局公開招聘勞務派遣工作人員網上報名通道”鏈接,進行網上報名。每人限報一個職位,報名時間為2017年11月7日9:00至2017年11月9日16:00。通過報名的考生可根據網上指引于筆試前自行下載并打印報名表、準考證。
(二)筆試
筆試不指定考試用書及復習范圍。筆試時間和地點另行通知。考生須攜帶身份證、準考證按要求參加筆試。
筆試成績按四舍五入保留小數點后2位,按照不同職位分別劃定合格分數線。各職位對筆試達到合格分數線的考生,按筆試成績從高到低的順序,以1:3的比例確定進入資格復審人員。通過合格分數線的人數達不到1:3的比例時,由招考單位決定該職位是否繼續招考。如繼續招考,全部通過合格分數線的考生進入資格復審。
(三)資格復審
進入資格復審的考生須攜帶報名表、居民身份證、戶口薄、學歷學位證書、相關證明等材料原件及復印件參加資格復審。資格復審不合格的考生,不得參加面試,招考單位可在該職位通過合格分數線的人員中,按筆試成績從高到低的順序依次遞補。
通過資格復審的考生,上交以上資料復印件,領取面試通知書。
面試考生名單在順德區公安局政務網、區環境運輸和城市管理局網站予以公布,同時公布面試的時間及地點。
(四)面試
面試采用量化標準測試的方式,成績滿分為100分,按四舍五入保留小數點后2位,合格分數線為60分。達到合格分數線的考生,根據筆試成績及面試成績計算總成績。
考生總成績=筆試成績×40%+面試成績×60%。
總成績按四舍五入保留小數點后3位。按照總成績從高到低的順序(若同一職位考生總成績相同,則按照面試成績從高到低的順序確定名次),以與職位招錄人數1:1的比例確定體檢、考察對象。
體檢、考察對象名單在順德區公安局政務網、區環境運輸和城市管理局網站公布。
(五)體檢和考察
體檢標準參照公務員錄用的體檢標準,體檢費用由考生負擔。
體檢合格的考生確定為擬錄用考察人選。由招考單位對考生政治思想、道德修養、能力素質、學習和工作表現、遵紀守法、廉潔自律等方面的情況進行考察。
考察合格的確定為擬錄用對象,擬錄用對象名單在順德區公安局政務網、區環境運輸和城市管理局網站公示。
體檢、考察不合格或自動放棄的,可按考生總成績高低順序依次遞補。是否進行遞補由招考單位決定。
(六)錄用
根據考生總成績、體檢、考察結果,確定錄用對象,并在順德區公安局政務網、區環境運輸和城市管理局網站公布擬錄用人員名單,公示時間為7個工作日。經公示無異議或有異議但經核實不影響錄用的,辦理錄用手續。
公示期間被確定為不符合錄用條件的,可按考生總成績高低順序在本職位內依次遞補。是否進行遞補由招考單位決定。
三、聘用人員管理和待遇
(一)此次招考職位屬勞務派遣工作人員,經考試錄用的人員,與勞務派遣公司簽訂勞動合同,由勞務派遣公司派遣至用人單位工作,派遣期限為3年。3年期滿用人單位與勞務派遣公司的派遣合同終止。
(二)年薪6~8萬(含社保、公積金個人部分),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繳納社會保險并扣繳住房公積金。
新錄用人員試用期3個月,試用期工資按月薪的80%計發。
四、招考工作網址
順德區公安局政務網:
http://www.shunde.gov.cn/gongan/
區環境運輸和城市管理局網站:
http://www.shunde.gov.cn/hycg/
報名網址:“區環境運輸和城市管理局公開招聘勞務派遣工作人員網上報名通道”
五、咨詢聯系
區環境運輸和城市管理局聯系人:
李先生 電話:0757-22224766
原標題:順德區環境運輸和城市管理局公開招聘勞務派遣工作人員通告
點擊下載>>>
1、順德區環境運輸和城市管理局公開招聘勞務派遣工作人員職位表.xls
2、順德區公安局、區環境運輸和城市管理局公開招聘勞務派遣工作人員報考指南(未公布)
3、廣東省考試錄用公務員專業目錄(2017年版)(未公布)
佛山市順德區環境運輸和城市管理局
2017年11月6日
(責任編輯: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