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江西宜春市事業單位招聘醫療崗公告【招55人】
5、除上述崗位外的其他職位采取筆試+結構化面試的形式。筆試和面試由市人力資源和社會局組織實施,邀請紀檢監察部門對公開招聘實行全過程監督。報考人數與擬公開招聘名額之比3:1以上(含等額)方能進行筆試。對報考人數不足的職位,取消該職位,報考該職位的考生進行網上改報。
實行結構化面試的崗位,公開招聘職位數為4個及以下的,按公開招聘職位與面試人數1:3的比例從到低分確定進入面試;公開招聘職位數為5個的,面試人數從到低分按12人確定;公開招聘職位數為6個及以上的,按公開招聘職位數與面試人數1:2的比例從到低分確定進入面試。確定入闈結構化面試人員時,如遇末位同分情況,一并入闈面試。
(一)筆試
1、筆試時間定于2018年6月下旬,具體時間另行公告。
2、筆試地點:見《筆試準考證》。
3、筆試內容:筆試分綜合基礎知識和應用文寫作兩門,分值為100分,其中綜合基礎知識60分,應用文寫作40分。綜合基礎知識的主要內容為政治理論、時事、法律基礎知識、經濟管理、科技常識和人文地理等。
4、筆試合格分數線(即考生按筆試成績可進入下一環節的最低分數線):《綜合基礎知識》統一最低合格分數線,不得低于考生所在考場的筆試平均分(去除缺考及違紀)。筆試成績低于筆試合格分數線的為筆試不合格,一律取消入闈面試(體檢)資格。
本次筆試采取閉卷形式,不指定教材,主觀題、客觀題搭配。考生憑身份證和準考證進入考場,應考時須攜帶橡皮擦、黑色字跡鋼筆或簽字筆,不得攜帶計算器。筆試后按照有關規定,所有考生試卷將做雷同試卷分析,凡是雷同試卷一律取消筆試成績。
(二)面試(專業測試或加試)
1、時間和地點:另行通知。
2、面試內容:面試采用百分制,主要考察應聘對象的邏輯思維、組織協調、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等。專業測試(加試)采用百分制,專業測試(加試)主要考察應聘對象的業務能力和工作技能等。
(三)計分方法
實行結構化面試職位筆試占50%,面試占50%。
五、體檢、考核和公示
(一)根據考生考試總成績,從到低分,按公開招聘人數1:1比例確定參加體檢的對象,結構化面試成績須達到及格分60分以上方可作為體檢的對象。考生考試總成績相同者,按面試(專業測試或加試)分數的高低確定體檢對象。
(二)體檢合格后,由市直事業單位主管部門和縣(市、區)人力資源和社會局組織考核。
(三)進入體檢程序的考生出現自動放棄體檢的,其公開招聘職位可依考試分數遞補一次。體檢、考核合格的考生自動放棄的,其公開招聘職位不予遞補。
(四)在考試主管機關指定的衛生機構體檢,體檢標準參照人事部、衛生部《公務員體檢通用標準》執行,體檢費用自理。
(五)考核由招聘單位參照《江西省國家公務員錄用考核實施細則》和相關程序負責組織,主管部門進行指導和監督。對體檢合格的考生,由用人單位按照有關規定和程序完成,主要考核考生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質、工作能力等方面情況。考核不合格者,取消擬聘用資格。由此產生的崗位空額,不予遞補。
(六)對擬聘用人選在適當范圍進行7個工作日公示。
六、聘用
經體檢、考核合格、公示無異議后辦理相關聘用手續,對縣(市、區)及鄉鎮崗位,正式辦理聘用手續后,5年內不得調離。
七、其他事項
(一)現場資格審查時,考生須攜帶本人相關證明材料:
1、本人身份證,國家承認的畢業證書,學位證書、專業技術職務資格證書、執業資格證(注冊證)書等,以上證件均需原件,并提交1套復印件。
2、屬事業單位的在編在崗人員報考,須持本單位開具的蓋有行政公章的同意報考證明。
3、留學回國人員報考的,要出具教育部門的學歷認證材料和我國駐外使領館的有關證明材料。學歷認證由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負責。報考人員可上網(http://www.cscse.edu.cn)查詢認證的有關要求和程序。
4、用人單位要求提交的工作經歷證明是指原單位出具的工作經歷證明和單位工資發放表。
5、用人單位要求提交的其他證明材料。
(二)宜春人事考試網(http://0795.jxpta.com)為本次公開招聘指定的信息發布網站,請應聘人員及時關注網站發布的筆試、面試等相關公開招聘信息。
(三)按照省發改委、省財政廳贛發改收費字[2011]2672號文件規定的收費標準,筆試費用(兩個科目,每人共100元,網上繳納)。
(四)咨詢電話:0795-12333,監督電話:0795-3272598。
(五)本公告由宜春市人力資源和社會局負責解釋。
原標題:2018年宜春市事業單位面向社會公開招聘工作人員公告
點擊下載>>>
1.2018年度宜春市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工作人員職位表.xls
2.普通高校研究生、本科、高等職業教育(專科)、全省技工院校高級工專業目錄
普通高等高等職業教育(專科)新舊專業對照表&全省技工院校高級工專業與高職專業對照目錄.pdf
研究生專業目錄.doc宜春市人力資源和社會局
2018年5月11日
(責任編輯: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