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湖北宜都市公開招聘城市社區網格管理員公告
為落實上級關于推進城鄉網格化管理全域覆蓋的工作部署,根據市委常委辦公會議紀要[2012]22號、《宜都市城市網格化管理實施方案》(都辦文[2012]32號)文件精神,制定如下招聘方案:
一、招聘計劃
本次共計劃招聘城市社區網格管理員39名:
1、陸城街道11名,其中東風社區2名、勝利社區3名、清江社區3名、解放社區3名;
2、枝城鎮18名,其中大同社區4名、解放路社區8名、西湖社區4名、環城村2名;
3、松宜礦區10名,其中石家灣、鐵路、壇子口、城坡垴社區各1名,王家灣、鴿子潭、官渡坪社區各2名。
二、招聘范圍、對象和條件
(一)招聘的范圍、對象
1、具備本市戶籍,陸城、枝城、松宜礦區所屬社區(村)的常住居民。
2、年齡45歲以下(1969年10月1日及以后出生),高中(中專)以上文化程度。
(二)招聘的條件
1、遵紀守法、品行端正、作風正派;
2、熱愛基層工作、服從組織分配;
3、有一定的群眾工作能力,有較好的文字基礎和口頭表達能力;
4、身體健康,具有正常履職的身體條件,家庭條件許可。
三、招聘程序
(一)報名
1、報名時間:2014年11月3日——11月12日的工作時間內。
2、報名地點:由鄉鎮街辦、礦區統一組織,以相關社區為單位組織報名。
3、報名要求:全部采取現場報名方式。報名時須持本人身份證、學歷證書,以及本市戶籍證件原件和對應網格化社區(村)出具的常住證明,并提供復印件一套,提交近期1寸免冠照片2張,填寫報名登記表。每人限報1個網格職位。
4、資格審查。報名結束后,由有關鄉鎮、市人社局、網格監管中心組織社區相關人員進行資格審查。對初審符合報名資格條件的人員在所屬社區進行公示,公示無異議者發放準考證。
5、準考證發放:領取時間2014年11月19日—11月20日,領取地點在報名處。
(二)組織考試
考試由筆試和面試兩部分組成。筆試和面試均實行百分制。
1、筆試(筆試成績占綜合成績的40%)
筆試內容:包括文化知識、政治理論、法律法規等公共基本知識。
筆試時間:2014年11月23日(星期日)上午9:30-11:30。
筆試地點:以準考證標明的地點為準。筆試成績和資格線在筆試結束后三個工作日內公布。
2、面試(面試成績占綜合成績的60%)
面試對象視下列情況進行確定:按照筆試成績從到低分排序后,由本次招聘領導小組確定資格線。資格線上達到或超過招聘職位的2倍及以上人數的,按照1:2的比例確定面試對象;達不到1:2的 ,按資格線上實際人數確定面試對象;低于資格線的不能參加面試。
面試時間、地點:以公告為準。在宜都政府門戶網站進行公告。
3、成績查詢
綜合成績=筆試成績×40%+面試成績×60%。
綜合成績在面試結束后3個工作日內公布,并在宜都市政府門戶網進行公告,考生注意查閱和相互轉告,不另行通知。筆試、面試入圍人員未能參加招聘下一輪程序者視為自動放棄資格。
(三)體檢
根據綜合成績高低排序,按招聘計劃1:1等額確定人選進行體檢。綜合成績出現并列情形的,以筆試成績較高者確定為體檢對象。體檢的項目和標準參照原人事部、衛生部頒發的《公務員錄用體檢通用標準(試行)》和《公務員錄用體檢操作手冊(試行)》執行。體檢費用自理。因體檢不合格出現缺額時,按總成績從到低分依次遞補。
(四)考核復審
考核采取調閱個人檔案或實地考察的辦法進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取消其聘用資格,按照綜合成績從到低分依次遞補。考核的主要內容是:
1、資格復審。證件有弄虛作假或資格不符合招聘條件者取消資格。
2、現實考察。有違法違紀行為,并在司法機關記錄在案的取消資格。
(五)人員確定及公示
根據考試綜合成績和體檢、考核結果確定擬聘用人員,并將擬聘用人員名單報本次招聘領導小組審定。經審定后向社會公示,公示期為7個工作日。
四、聘用管理及待遇
對公示期滿無異議的人員,實行試用期,期限為3個月,期滿合格的,由陸城辦事處、枝城鎮政府、松宜礦區分別對其辦理勞動合同等相關手續,實行勞務派遣,落實相關待遇,納入社區后備干部人才庫。業務及實績考核歸口所在鄉鎮街道、礦區和社區管理。受聘人員待遇(含試用期):基本工資標準1020元/月,績效工資480元/月,績效工資按季度考核發放,并按國家規定繳納社保。
五、招聘紀律
整個招聘工作要自覺接受紀檢、監察部門及社會各界的監督。從事考試、考核等招聘工作的人員與報考者有回避關系的,應當實行公務回避。如有違紀情況發生,對參考人員取消考試及聘用資格,對相關的工作人員給予紀律處分。
信息發布官方網站:宜都市政府門戶網站(www.yidu.gov.cn)、湖北宜都網(www.hbyidu.com)。
監督電話:0717—4843770(宜都市監察局)
0717—4843861(宜都市綜治辦)
0717—4821866(宜都市人社局)
點擊下載>>>
市網格管理員招聘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責任編輯: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