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易錯題及解析
教育學易錯題及解析
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在前兩期中介紹了一些易錯題以及易混淆知識點,接下來繼續給大家分享一些考試中容易出現錯誤的題目。希望大家在考試中可以睿智判斷,取得,。
【01】
1.“金字塔”型的等級制教育制度屬于( )。
A.網絡教育 B.教育 C.社會教育 D.大眾教育
1.【答案】B。解析:在此題中,首先應排除CD,因為社會教育以及大眾教育是帶有平等性,不能帶有等級性,故排除。其次,再來看網絡教育的概念:網絡教育是不受時間、空間和地域限制的,通過計算機網絡,可以拓展至全社會的每一個角落,甚至是全世界的開放。在這種教育體制下,工作與學習完全融為一體,每個人可以在任意時間、任意地點通過網絡自由地學習、工作和娛樂,這是真正有意義的自主學習。通過網絡教育可以限度地發揮學習者的主動性、積極性、既可以進行個別化教學,也可以進行協同式教學,還可以把二者結合起來,是一種全新的網絡教育模式。所以網絡教育帶有平等性、開放性,也不帶有等級性,故排除。而教育是有一定等級性的,在什么年齡階段接受什么樣的教育,是受到嚴格規范的,同時隨著年級的增長,接受高層教育的學生也會越來越少,表現出金字塔形。故本題選擇B。
【易混點】教育與網絡教育的區別如下:1.傳統的教育是“金字塔形”的等級教育制度,網絡教育卻是“平等的”開放式教育;2.傳統教育的優劣標準所依據的是掌握在他人手中的“篩選制度”,而網絡教育所依據的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興趣選擇”;3.傳統教育是較嚴格意義上的“年齡段教育”,而網絡教育是“跨學齡段教育”,或者是“無年齡段教育”;4.傳統教育存在著時空限制,而網絡教育是跨時空的教育。
【難度系數】★★
【02】
2.在全面發展的教育中,起導向和動力作用的是( )。
A.德育 B.智育 C.體育 D.美育
2.【答案】A。解析: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全面發展教育里的德育。全面發展的教育由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和勞動技術教育構成。它們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相互制約,構成一個有機整體,共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1)德育在全面發展教育中起著靈魂與統帥作用,起著方向和保持動力作用。(2)智育在全面發展教育中起著前提和支持作用。(3)體育是全面發展教育的重要物質基礎。(4)美育在全面發展教育中起著動力作用。(5)勞動技術教育可以綜合德育、智育、體育和美育的作用。題干中描述導向和動力應是德育。故而此題選擇A。
【易混點】在全面發展教育中,如果提及到動力作用應是美育,但如果說方向及動力應是德育;如果題干中說全面發展的物質基礎應是體育,但如果說全面發展教育的基礎就是智育,所以這部分知識在做題時注意審好題干。
【難度系數】★
【03】
3.根據埃里克森的人格發展理論,三至六、七歲兒童所要解決的主要矛盾是( )。
A.信任感對自卑感 B.自主感對羞恥感
C.勤奮感對自卑感 D.主動感對內疚感
3.【答案】D。解析:三到六七歲相當于埃里克森所劃分的學前期,這個時期的主要矛盾是主動感對內疚感。0-18個月對應嬰兒期,主要矛盾為信任感對不信任感。六七歲到十一二歲相當于學齡期,主要矛盾是勤奮感對自卑感。18個月到三歲相當于兒童早期,主要矛盾是自主感對羞恥感。故此題選擇D。
【易混點】自主感與主動感大家經常會產生一定混淆,其主要區別是:自主感強調兒童自己做自己的事,而主動感強調兒童積極地探索,主動地去承擔責任。兒童早期主要的任務是培養自主感,學前期主要任務是培養主動感,為幫助大家清楚簡便記住,可直接識記口訣即可:兒自主、前主動。
【難度系數】★★
【04】
【多選】4.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務包括( )。
A.維護學生的心理健康 B.治療學生的心理疾病
C.促進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質 D.幫助學生樹立有問題時的求助意識
4.【答案】ACD。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心理健康的主要任務。診治學生的心理疾病屬于心理治療的內容,不是中小學生心理健康的主要任務。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務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增強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和吸引力,開發學生的心理潛能,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進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質,減少和避免各種不利因素對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培養身心健康、具有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故本題選擇ACD。
【易混點】注意一下,治療心理疾病并不能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內容。
【難度系數】★
解析
掃描二維碼·關注微信公眾號-中公教師考試
回復“教育理論”即可查看教師考編兩學各章節練習題
回復“視頻示范”查看各學科視頻示范!
注:本文章用于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李明)